2025 年 7 月 12 日上午,第八届必威官方首页官网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系列讲座第八场举行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、戛纳电影节科幻电影峰会冠军导演李胤潜,以 “AI 短片叙事的可能性 —— 基于创作实践的思考” 为题,带来前沿分享。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蒋伟主持讲座。

李胤潜从 AI 影像崛起切入,指出 2025 年北京国际电影节、上海国际电影节均设立 AIGC 单元,标志着 AI 已从工具升级为全新创作媒介与文化现象,重塑影视创作格局。他介绍,自去年感知到 AI 对影视行业的冲击后,便着手尝试 AI 电影创作,包括运用 AI 模仿不同导演风格。他强调,AI 时代的创作需 “三驾马车” 协同:创意构思团队铸造灵魂,AI 制作团队衔接想象与现实,后期处理团队实现优化升级。AI 在创作中兼具效率引擎与灵感催化剂双重作用。
针对 AI 的双面性,李胤潜分析,创作者既要关注其叙事潜力,也需正视局限。他提出,电影的本质是蒙太奇,通过镜头有机剪辑构建叙事、传递情感,而 AI 技术的核心是为创作注入 “变化”,创作者应以新手法拥抱这种 “变化” 美学。当前 AI 电影创作仍面临角色场景跨镜头变化难控、物理交互逻辑失当、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僵硬等问题,解决之道在于将叙事方式从 “数据库叙事” 转向 “涌现集叙事”,这也是人工智能影像的未来方向。


李胤潜指出,AIGC 既是美学与灵感的源泉,让个性化、实验性艺术创作更易实现;也是叙事革命的引擎,推动叙事从线性走向非线性、从预设走向涌现,使观众能参与故事发展并创造独特内容。为直观展示 AI 创作魅力,他现场演示通过提示词在不同 AI 软件生成影像画面,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详解 AI 影像生成流程,深化了学员对核心观点的理解。
蒋伟在总结时强调,AI 与人类创作者是 “共创” 而非 “取代” 关系,二者协同方能产出更优作品。他对李胤潜的分享表示感谢,并期待学员借助 AI 工具创作出更具创新性与价值的艺术作品。
(文:朱琪,一审:刘志勇,二审:蒋伟,三审:段晓菲)